#話都給我講就好系列-120-20190904
所謂的「大使」,在大家的認知中,應該是「一個國家派駐到另一個國家,代表母國處理與派駐國外交關係的人」吧?
不過這個定義可能要開始改變了,丹麥自2017年起,指派了現年46歲外交官Casper Klynge擔任「丹麥駐矽谷大使」(見圖,來源:紐約時報)。在此之前,Klynge曾派駐阿富汗與科索沃,是經驗豐富的外交官。
丹麥政府此舉,顯然是認為這些科技巨擘所掌握的力量,已經不下於主權國家,甚至猶有過之。
「我們的價值觀、制度、民主、人權...這一切隨時都遭到新科技的挑戰。」上個月Klynge回到哥本哈根述職期間,受訪時表示,「這些公司已經從追求商業利益的公司,變成實質上扮演外交政策的角色了。」丹麥的外交部長Jeppe Kofod表示:「我們長久以來對科技革命的看法都太過幼稚了。」
不過科技業界顯然還不習慣這種打交道的方式,Klynge花了九個月才見到了某個科技大廠的資深高層,他滿心期待與對方進行關於稅賦、網路安全、以及假消息這些議題(這些議題是經過事先溝通,雙方同意要討論的),結果他得到的是一場企業總部的參訪,之後那位經營高層姍姍來遲,向他吐了一陣關於歐洲對科技業非常機車的控管,然後就以「沒時間開這會」為由離開了。
正當Klynge要離開總部大樓時,電話響了,剛剛那位高層打了他的手機,「哦,他也許改變主意,要跟我談了。」
可惜並、不、是。
Klynge大使回到會議室,然後得到公司送他的一件 T 恤以及一頂帽子。這件事讓他被丹麥外交部的同事取笑了好一陣子。
不過事情有在改善,Microsoft總裁Brad Smith說,他與Klynge大使定期會談,而且肯定丹麥政府的這個任命,將會讓該國在科技業更具影響力。Facebook的發言人也表示,經過幾次的磨合後,他們比較清楚這個「科技大使」的角色與目的,雙方能進行深具建設性的對話。
不過Google與Amazon並未對此表示意見。
在丹麥的「科技大使」之後,法國也新設置了「數位事務大使」(Ambassador for Digital Affairs),不過丹麥仍是為一一個真正派駐科技大使在海外的國家。
「外交正在改變,我們不再是二十世紀的人」前英國駐舊金山總領事Priya Guha女士說,「國家應該正視這些公司對世界莫大的影響力,你可以往後退看著事情發生,或者參與其中。」
紐約時報報導全文:https://www.nytimes.com/…/tech…/denmark-tech-ambassador.html
#超中二物理系主任雜記
#這些公司的影響力應該超過頗多國家了
#不知道會不會發出毒電波控制人腦
#話都給我講就好其之120
所謂的「大使」,在大家的認知中,應該是「一個國家派駐到另一個國家,代表母國處理與派駐國外交關係的人」吧?不過這個定義可能要開始改變了,丹麥自2017年起,指派了現年46歲外交官Cas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