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都給我講就好系列-137-20191227
男生講話,就是比較臭屁?!女科學家們,也請臭屁一點吧!或者是,男科學家,你們要克制一點?
今年的諾貝爾獎的物理、化學、生醫三個科學獎項九位得主,全部都是男生——其實這樣的性別配比,也不是什麼新聞就是了。
在科學研究的領域中,明顯的性別不平衡 一直存在,雖然科學社群近年來也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有一些進步,不過顯然空間還很大。
12月17日的華盛頓郵報報導,德國曼海姆大學(University of Mannheim)的經濟學家Marc Lerchenmueller(誰來教我唸一下她的名字),某個晚上跟他的心臟科醫師太太Carolin進行愉快的夜間家庭生活——也就是一起在家裡各自讀論文時,太太經常抱怨:這篇論文講得太誇張了、那篇的結論根本沒有作者講得那麼重要…後來夫妻倆討論了一下這個問題,注意到論文中的措辭似乎跟作者性別有關。
後來Marc對這個問題進一步研究,發現男生寫的論文的「摘要」以及「總結」中,會大量出現「新穎的」(novel)、「獨一無二的」(unique)、「卓越的」(excellent)這類的措辭。
他的團隊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大規模的研究,發表於12月16日出版的「BMJ」(本來是叫做British Medical Journal,英國醫學期刊,2014年正式改名為BMJ,是影響係數達27.604的頂級期刊)。他們從2002到2017年的10萬篇醫學論文以及620萬篇生命科學論文中,統計25個「正面單字」出現的機率,並且依照每篇文章的「主要作者」:包含第一作者以及名列最後的作者(雖非必然,但通常是指導教授,整個研究的大老闆)的「名」(first name),依據「姓名性別資料庫」來判斷主要作者的性別(當然,也不會是百分之百準確,但是誤差不會太大)。結果發現,幾乎在所有的「正面單字」使用上,都是男性作者使用較多,只有「supportive」(支持的)這個字是女性使用較多。
不過研究者也承認,這個統計數據並無法告訴我們這個差異是在何時發生,是一開始寫稿時女生就不喜歡這麼寫?還是在審稿與編輯的過程中逐漸修改成這個樣子?當然更不能回答,這種差距的根源是什麼?是因為女孩從小就被教育講話不要太過誇大與斬釘截鐵,而男孩比較會被鼓勵這種調調?還是編輯或審稿人會針對女性作者做這樣的修改建議,把論文捏成這種形狀?或者在女科學家養成的過程中,所受到的重重阻力讓她們總是發言比較謹慎?
「或許我們該鼓勵女性(寫論文時)要表現得更像男性一樣多用正面積極的字眼,」密西根大學的Reshma Jagsi以及哈佛醫學院的Julie Silver在BMJ為這篇文章寫的評論說,「不過在我們還沒弄清楚對這些性別差異的現象與證據時,對這些『叫女性改變』(fix the women)的作法最好還是採保留的態度,而是應該去改變這個造成性別差異的系統(fix the system)。」
華盛頓郵報報導: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men-are-more-likely-than-…/
BMJ論文:https://www.bmj.com/content/367/bmj.l6573
什麼?跟物理無關?做為女生比例高達40%的物理系,當然要關心女科學家的處境與科學界中的性別平等問題啦!怎麼會無關,超有關的好不好!
#超中二物理系主任雜記
#KGB計畫寫完了可以光明正大來寫這個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性別平等列為全人類必修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話都給我講就好其之137
圖一:女性科學家的第一人!瑪麗‧居禮寫的論文不知道屬於哪一種?(這張是劇照不是真的居禮夫人)
圖二:拉克夏塔的論文,一定是臭屁到底,比男人還強氣!(來源:コードギアス反逆のルルーシュ/SUNRISE)
圖三、四:妮娜‧愛因斯坦的論文,可能就要看寫作時的精神狀態決定了(來源:コードギアス反逆のルルーシュ/SUNRISE)
圖五:研究結果,男性作者使用「正面單字」的比例壓倒性的多(來源:Scientific Report)
男生講話,就是比較臭屁?!女科學家們,也請臭屁一點吧!或者是,男科學家,你們要克制一點?今年的諾貝爾獎的物理、化學、生醫三個科學獎項九位得主,全部都是男生——其實這樣的性別配比,也不是什麼新聞就是了。在科學研究的領域中,明顯的性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