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後武漢肺炎時期」政策,到底要靠資料科學家,還是經濟學家,還是流行病學家?小孩子才做選擇,選物理學家就一次滿足啦!

#話都給我講就好系列-175-20200506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至今除了在全世界造成超過372萬人感染、殺死超過25萬人之外,也給了全球經濟一記重擊。因此世界各國在防堵疫情不得不封城、鎖國之餘,也隨時希望緊盯疫情是否緩和,想要盡可能解除封鎖,以恢復經濟活動。

如何找到這個最佳時機?疫情緩解後,改使用什麼經濟與貨幣政策,讓經濟活動加速恢復?這可就是 #物理界的大事 了!
5月4日的「Nature」雜誌刊出了對英格蘭銀行(辣個 #首相中標 被送進加護病房的國家的中央銀行)研究員 Arthur Turrell的專訪,看看英國中央銀行如何緊盯疫情,以 #超前部署 制訂政策。
傳統上央行制訂貨幣政策時,參考的都是國家統計單位送來的精心分析過的總體資料,通常是以「季」為單位,比如說當季的GDP、失業率等等,不過在疫情瞬時萬變的現在,這樣的資料顯然有點緩不濟急,所以現在使用的方式是「網路上的即時資料分析+流行病學模型模擬+經濟學模型模擬」。

網路上的資料包括各餐廳定位資料、各地大眾運輸運量、各場所電力消耗量等等,這些資料都能即時反映人類經濟活動的特定面向,當然資料可能有點粗糙,也會有不精確或錯誤之處,但是此時最重要的不是百分之百精確,而是快速即時的資料,才能掌握現狀。
流行病學的模擬,目前就是使用最簡單的 #SIR模型,剛好兩個月前本版就「超超前部署」有介紹過:
至於經濟學模型用的是…文章中沒說哇阿災…
所以一向給人高高在上,謹慎(因此緩慢)決策的中央銀行,其實內部也動得很厲害,結合了資料科學、流行病學、經濟學與數值模擬,提出類似以下的問題:「假如疫情緩解,解除封鎖後,人們上餐廳的意願會迅速恢復,還是會持續觀望?」「針對不同年齡職業別的人,現行的福利政策是否適當?」來為解封後的政策制訂做準備。這場疫情,也告訴各國政府,決策模式可能需要有根本上的變化。
什麼?這些都跟物理無關?受訪的Arthur Turrell,就是一位被聘去中央銀行的電漿物理學家啊!怎麼會跟物理無關,超有關的好不好!
圖一:研究「後武漢肺炎時期」政策,到底要靠資料科學家,還是經濟學家,還是流行病學家?小孩子才做選擇,選物理學家就一次滿足啦!(來源:網路梗圖/周星馳/永盛電影)
圖二:武漢肺炎重創全球經濟(來源:巴黎政治科學院)
圖三:英格蘭銀行研究員、電漿物理學家Arthur Turrel(來源:Nature)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至今除了在全世界造成超過372萬人感染、殺死超過25萬人之外,也給了全球經濟一記重擊。因此世界各國在防堵疫情不得不封城、鎖國之餘,也隨時希望緊盯疫情是否緩和,想要盡可能解除封鎖,以恢復經濟活動。如何找...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發佈於 2020年5月5日 星期二

分類: 恐怖科學新聞, 新聞時事, 生物與科學, 話都給我講就好。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