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都給我講就好系列-18-20190415
科幻電影中,汽車在未來都市的天上飛來飛去的景象,即將成真,這可是物理界的大事!
只不過,這些飛天車並不像是電影「第五元素」裡面的經典畫面(好啦我只知道老梗)一樣,汽車用了不知道是什麼反重力的黑科技,直接在天上飛。我們在有生之年看得到的飛天車(其實已經有好幾台原型機做出來了),比較會像是汽車、輕航機、空拍機的混合體,有著可以收合伸展的機翼,分散式、可調整方向的螺旋槳。
這一天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早到,因為科學家們早就已經不是在談「飛天車的可行性」(因為已經做出來了),而是在談「飛天車會比在地上跑的車環保嗎?」
4月9日的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載了一篇文章,是密西根大學永續系統中心的Gregory A. Keoleian教授所發表,探討了這個問題。以計算模擬的方式比較了「電動飛行車」、「汽油車」、「電動車」三者的能源效率以及碳排放,結果發現在一般的通勤距離下,「電動飛行車」其實不太環保。
研究的假設是電動飛行車上面坐著一個駕駛與三個乘客(基於用飛的不會塞在路上,而且可以走直線距離的假設,較有共乘的誘因),而地面車則是以美國的平均值:每輛車含駕駛 1.54 個人。
模擬結果顯示,如果行駛距離在 35 km 以下的話,飛行車的碳排放較高,但超過 35km 的話,飛行車開始取得優勢。以 100 km 的航程比較,飛行車的每人每公里碳排放比汽油車低 52%,比電動車低 6%。(不過這是假設飛行車裡坐比較多人...)
此結果的原因是,飛行車在升空與降落時,螺旋槳需要很高的輸出,但是分散式電動推進器富有彈性的流體力學設計,可以讓飛行車在巡航時比地面車更有效率,所以航程越遠,乘客越多,飛行車的優勢越大(那就要改叫「飛機」不叫「飛行車」了孩子)。
因此就永續的觀點來看,以垂直起降的飛行車取代現有車輛,成為家家戶戶都有一台,短距離通勤用的私家車,並不是一個好主意,或許它取代的對象,會是長途巴士這類的大眾運輸工具。
什麼?跟物理沒關係?車子要飛上天又要省能源,靠的當然是流體力學啦!怎麼可能跟物理沒關係,超有關係的好不好!
Nature Communications 論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09426-0
#超中二物理系主任雜記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流體力學列為全人類必修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話都給我講就好其之十八
圖一:「第五元素」劇照
圖二:差點就已經上市(不過還是延遲了)的油電混合飛天車 Terrafugia Transition,時速可達 160 km/hr,續航力 640 km。
科幻電影中,汽車在未來都市的天上飛來飛去的景象,即將成真,這可是物理界的大事!只不過,這些飛天車並不像是電影「第五元素」裡面的經典畫面(好啦我只知道老梗)一樣,汽車用了不知道是什麼反重力的黑科技,直接在天上飛。我們在有生之年看得到的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