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都給我講就好系列-26-20190424
人類在火星上探測到第一個地震(咦,應該要稱為「火星震」 marsquake 不是 earthquake)了!這可是物理學的大事!
還記得阿諾史瓦辛格主演的「魔鬼總動員」(Total Recall, 1990)嗎?本片是由科幻魔人 Philip K. Dick (一般稱他為 PKD)的短篇小說「We Can Remember It for You Wholesale」改編而成,不管是小說或是電影,都堪稱經典,電影在 2012 年有重拍,叫做「攔截記憶碼」。本片以火星為主要舞台,對於場景的設定下了相當大的功夫。當然,某些人(絕對不是我)最記得的是新一代性感女神莎朗史東的初登場,還有散發出詭異性感的變種女(特徵我就不細說了,雖然戲份超少,2012年版還是有登場,可見很受歡迎)吧!
事實上,火星正是人類除了月球之外,最有興趣,研究也著力最深的天體,已經送了不少偵測器、火星車登陸了火星,進行各種探測。國人最熟悉的是2011年的「好奇號」(Curiosity),因為他的駕駛員是來自台灣的嚴正博士,去年在東海大學理學院與科博館舉辦的「火星任務」,也邀請了嚴博士返國指導學生並擔任評審。
最新的一部是「洞察號」,全名是「運用地震調查、測地學與熱傳導進行之火星內部探測」(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縮寫簡稱InSight,比會拗名字縮寫,你贏了!),跟到處趴趴走的好奇號不同,洞察號是固定不動的裝置,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探測火星的地殼(咦,應該要稱為「火星殼」)的活動狀態。地球上的地震最主要成因是板塊運動,但是火星上面有板塊構造嗎?有火星震嗎?火星的地表(咦,應該要稱為「火星表」…煩不煩啊!)下是什麼構造?都是待回答的問題。過去人類在月球上也探測到許多「月震」(moonquake),目前一般認為月球不具有板塊構造,部分月震來自於地球潮汐力的拉扯(所以部分月震是有週期性、可預測的),以及隕石撞擊的結果,此外,由於月球缺乏調節溫度的大氣,面向與背向太陽時溫差很大,導致的熱漲冷縮也可能引起月震。
4月23日,NASA的噴射推進實驗室發表,洞察號在登上火星第128個火星日(地球時間4月6日),偵測到了第一個可能是火星震的訊號,目前的判斷是來自火星內部,而不是來自表面如風(火星表面也有大氣!)的影響,進一步的解析還在進行中。
透過更多火星震訊號的分析以及物理學原理,我們將有可能進一步瞭解火星內部的構造。
人類的太空發展史,又靠物理學翻過了一頁。
NASA 新聞稿:https://www.jpl.nasa.gov/news/news.php?feature=7383
火星震訊號影片:https://youtu.be/DLBP-5KoSCc
#超中二物理系主任雜記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火星地球物理力學列為全人類必修
#咦火星地球物理聽起來怪怪的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話都給我講就好其之弐拾六
圖一:阿諾史瓦辛格於1990年主演的「魔鬼總動員」
圖二:阿諾與剛出道的莎朗史東的對手戲,莎朗因在本片配角的演出出色嶄露頭角,日後成為一代女神
圖三:2012年版的變種女
圖四:「魔鬼總動員」的火星景色
圖五:「洞察號」所安裝的火星震探測器SEIS
圖六:東海大學與科博館主辦之火星任務競賽,邀請了「好奇號」駕駛員嚴正博士(右六)指導與評審
正在看著這篇文章的你!就是你!趕快在我們「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的專頁按個讚,並設為「搶先看」,接受每日(幾乎啦!幾乎)的科學研究最前線的報導!-------------本文開始-------------人類在火星上探測到第一個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