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vs超級測謊機fMRI

#物理與傳播-20190615

期末已到,最近會比較密集的貼出修習本系 #物理與傳播 課程同學的習作,請各位粉友批評指教,並給同學鼓勵、批評與建議,會有這幾類的作品:

1. 同學自己寫的科學新聞(之前已經貼過「僵屍蜘蛛」、「光學活檢」兩篇)
2. 同學根據本版的科學新聞,補充內容擴充成較完整的科普文章
3. 同學自己找題材製作的科普影片(如上次的「正極閃電」)
4. 同學根據本版的科學新聞,製作的科普影片(如之前的「改造人」、「太空垃圾」)

本篇作者是本系三年級的 #柴森 同學,本文屬於 Type 2,之前的科學新聞是:
https://www.facebook.com/THUPhys1955/posts/2308551309165454

人類vs超級測謊機fMRI

在各種諜報片裡面,身懷絕技的間諜無論是好人壞人,都無法逃過測謊機的制裁,謊言在測謊機面前無所遁形。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是否有人能經過訓練或是天生就能對抗測謊機呢?

人在說謊時總是會引起一些生理現象,好比說呼吸、心跳變急促、血壓升高、出汗、臉紅等,而傳統的測謊機正是偵測這方面的變異來判斷使用者是否說謊,但這較為表面的東西其實是可以透過訓練方式來隱藏的,即便知道自己是在說謊,但只要心理素質夠強壯,就能夠不露出馬腳。而在現今的社會,這類的人越來越多,那我們是否就只能縱容這類的人繼續說謊呢?

為了預防這種情形,科學家利用功能磁振造影fMRI造出了新的超級測謊機:功能性磁振造影
(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是一種神經影像學技術。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來測量神經元活動所引發之血液動力的改變。由於fMRI的非侵入性和其較少的輻射暴露量,從1990年代開始其就在腦部功能定位領域佔有了重要地位。目前,fMRI主要被運用於對人及動物的腦或脊髓之研究中。

而美國麻州的Cephos公司及加州No Lie MRI公司聲稱,這種測謊機判斷謊言的準確度高達90%以上。而這種測謊機與傳統測謊機差在哪裡呢?事實上fMRI儀器可記錄腦部活動區域的血流情形,而研究也發現人們在做決定時腦內的某些區域也會活絡起來,所以只要透過儀器偵測受試者的腦內狀態變化,在與資料庫進行比對分析便可以得出受試者的想法。如此一來即便是受過訓練的人也難逃制裁,這些人就算可以臉不紅氣不喘地說謊,但卻無法控制自己腦內的血液流動。

事到如今,難道人類真的就此輸給測謊機了嗎?

事實不然!其實人類還是有機會可以戰勝測謊機的,俗話說得好:「要騙過敵人就要先騙過自己」(是這樣講的嗎?),沒有錯,答案就是只要騙過自己,就能夠騙過測謊機。騙過自己也就代表腦袋相信你所講的是事實,腦內的血液流動自然也不會暴露事實。

要達到這種境界其實有個方法,那就是強迫自己關注目標的「表面特性」,讓自己分心不去注意到什麼是自己想要隱藏的事實。簡單來說假如今天你偷走了「蒙娜麗莎的微笑」畫作,那你就想著:蒙娜麗莎呀,如此迷人的微笑,她與達文西的相識相遇是如何?後續又是如何?而達文西在作畫時,則又抱持著怎樣的心情呢?之類的等等,便可以使自己不去想著蒙娜麗莎其實就被你藏在家中某處。
以上的根據在於某次實驗中研究人員教導了20名參與者兩種心理對策:首先是將重要的記憶與控制項目聯繫起來,使它們更加重要。第二個是關注他們試圖隱藏項目的表面方面,而不是去思考關於事件本身的事實,以使其不那麼重要。
詳細的實驗內容分成三輪,科學家們總共準備了6張卡片,上面分別寫著3、4、5、6、7、8。第一輪他們告訴受試者6是正確答案,若是看到6就按下TURE的按鈕,反之看到其他數字則按下FALSE。第二輪時他們告訴受試者,其實數字5才是正解,但此次實驗還是請看到6再按TURE,其餘一樣都按FALSE(也就是開始說謊)。而第三輪的時候科學家們先指導了受試者們上面提過可能可以騙過測謊機的方法,接著再開始實驗(也就是讓受試者有技巧技術的去說謊),結束後再去比對三輪實驗的測謊結果。
結果顯示,這些對策使測謊的準確性降低了約20%,因為fMRI更難以發現大腦活動的任何差異。因此,當使用心理對策時,受試者更有可能隱瞞了他想隱藏的目標。
而相關部門也承認,這次實驗的受試者都不是經驗豐富的騙子或罪犯,他們只是再一般不過的常人,所以往後若有考慮將此設備用於辦案或是一些較為懸疑的事件時,必須要再進一步的研究,以幫助確定何時有人使用心理對策。
最後研究小組的結論是:為了提高測謊的穩健性,未來的工作需要確定一種檢測心理對策的方法,並可能考慮進行全腦分析,而不僅僅是檢查感興趣的區域。
意思就是說,如果有心人士針對這方面去做相關的訓練的話,人類還是能戰勝超級測謊機fMRI,若要與之對抗就需要做更全面更完善的分析才有辦法成功測謊,不知道未來科學家是否會再針對這些項目去研發出新的測謊機呢!

參考資料: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newscan&id=1245
https://zh.wikipedia.org/…/%E5%8A%9F%E8%83%BD%E6%80%A7%E7%A…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fmri-lie-detector-13012/…
https://zh.wikipedia.org/…/%E5%8A%9F%E8%83%BD%E6%80%A7%E7%A…

圖:大腦的 fMRI 影像

期末已到,最近會比較密集的貼出修習本系 #物理與傳播 課程同學的習作,請各位粉友批評指教,並給同學鼓勵、批評與建議,會有這幾類的作品:1. 同學自己寫的科學新聞(之前已經貼過「僵屍蜘蛛」、「光學活檢」兩篇)2....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發佈於 2019年6月15日 星期六

分類: 大腦與神經科學, 學生系列, 物理與傳播, 資料訊息和機械科學, 醫學與物理,標籤: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