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的光滑原理

#征服宇宙的預習課-03-20191130

#實習編輯幻月 又來了!征服宇宙時萬一碰到冰天雪地的星球,這篇就用得上啦!

雖然已經到了11月的最後一天,不過天氣還是屬於「涼爽宜人」,還沒到「冷個半死」,但是無視於越來越溫暖的冬天,《#冰雪奇緣2》依然強勢登場!(電影院冷氣開強一點就有 Fu 啦!)才剛上映一週,當然不能劇透以免被打,不過上一集的劇情就沒關係:第一集最後,艾莎女王造出一個溜冰場。大家快樂的在上面 #溜冰

從冰箱裡拿出來的冰塊,粗粗硬硬的,顯然不適合拿來「溜」,不過想當然耳,如果上面融化出一層水,就會變滑,不過就算如此,「水」這種東西其實潤滑效果並不好,舔冰棒時會覺得滑,但是真的要「溜冰」,摩擦力還是太大了。

冰,是凍結成固體的水,存在於世界各處。從古時候的冰窖到現今人人手中拿著的冰棒,人們無處不應用著冰。而人們對於冰的印象總是「堅硬」、「冷」、「表面光滑」。

其中冰的堅硬特性是由其分子結構所形成的,冰的冰涼感是因為熱能傳遞至冰塊上,但是冰的表面光滑特性呢?

在科學界中,有關於冰的表面光滑特性長時間以來一直都有爭論。最初,科學家對於冰的表面光滑性的解釋是:當物體與冰接觸時,物體會對冰的表面施加壓力,從而導致表面的冰熔解成水,且會使得物體處在冰水交界處,因而造成物體和冰之間摩擦力下降,產生潤滑效果,舉個例子如溜冰鞋在冰上滑過。而這種解釋便被稱為「壓力熔化論」,起源於19世紀。但是這一理論有著缺點,即是需要多少的壓力才可以使冰的熔點降至足夠的溫度。根據實驗觀察的結果,一位體重約68公斤的人站在冰上,只能使冰的熔點下降大約0.0167 ℃。而一般假設在冰場溜冰,冰場的冰面溫度大約為 -3.5(℃) ~ -7(℃)。若要使冰的熔點達到-3.5(℃),則需要體重約200公斤的人。這顯示在一般的情況下,壓力並不能使冰的熔點降至所需的溫度,所以這一理論看起來並不合適。

同樣起源於19世紀的另一個解釋是:冰表面的分子和冰內部的其他分子結合得並不是很穩固(即冰的表面分子像是水分子般在冰的表面自由移動,就像是可移動的浮冰)。這些表面冰分子處於類似半液體的狀態,因而不管物體施加了多少壓力,表面冰分子都可為物體產生潤滑效果。但這一假說,在發現冰的表面分子對於冰的摩擦係數(光滑特性)影響並不大時,而被質疑。

然而在20世紀,又有科學家提出另一解釋:摩擦生熱,即物體在冰的表面上摩擦會產生熱量,而這些熱量會導致冰的表面分子融化成液態,從而造成潤滑效果。但是,這一理論也不能完整說明在零度以下的場合,只站立在冰上且並無摩擦的情況下,仍容易打滑。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A. Siria以及L. Bocquet所領導的團隊,11月4日在頂尖期刊「Physical Review X」發表了「溜冰時介面水的 #奈米流變學」(Nanorheology of Interfacial Water during Ice Gliding),他們在原子力顯微鏡(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上安裝了一個微小的「音叉」,透過音叉的震動來量測介面上液體的力學特性。實驗結果證實了近年來科學家們針對冰的表面光滑特性,提出了一個考慮上述「冰的表面分子類似半液體」和「摩擦生熱」的理論。即冰的表面上具有一層非常薄的液體層(其厚度大約為幾百奈米至一微米,約為一根頭髮百分之一的厚度);這些液體成分當然是水,但是其特性並不像我們熟知的水,而是具有黏性以及彈性,就如油一般,因此比一般的水具有更好的潤滑效果。在當物體在冰的表面上運動時,液體層會產生熱量使表層冰分子融化,因而造成液體層厚度增加,從而降低冰的摩擦係數(即使冰變得光滑)。

藉由研究冰的光滑特性及原理,可以了解要如何去防止在冰上打滑,也可以利用相同的機制製作出新型的潤滑劑等。

最後,順帶一提,想要證明冰的表面上有一層薄的半液體層的話,有個小實驗可以做:將冰箱中的兩個或以上的冰塊快速堆疊至一起(過程中要避免讓冰塊任何部分達到熔點融化),並放置幾個小時,最後會變成一大塊冰塊。
因為冰塊之間的接觸面,其上面的半液體層被凝固成冰,故會使多個冰塊結合成一大冰塊。若冰塊上面並無液體層的話,則在冰箱不管放置多久,都不會結合成一大冰塊。

Physical Review X 論文:https://journals.aps.org/…/abstra…/10.1103/PhysRevX.9.041025

圖一:史上最強人間製冰機艾莎女王跟妹妹安娜公主,大家好像最關心「她們不穿裙子改穿褲子了」?(來源:迪士尼)

圖二:水的三相圖,作者:Yinweichen,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File:%E6%B0%B4%E7%9A%84%E7%9B%B8…

圖三:固態冰表面的半液體層,作者:Davide Donadio,圖片來源:https://www.ucdavis.edu/ne…/ice-surface-melts-one-step-time/

參考資料:

Why is ice so slippery? ─ Phys.org
網站網址:https://phys.org/news/2019-11-ice-slippery.html

The slipperiness of ice explained ─ Phys.org
網站網址:https://phys.org/news/2018-05-slipperiness-ice.html

冰 ─ 維基百科
網站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6%B0

Ice Surface Melts One Step at a Time ─ UC DAVIS
網站網址:https://www.ucdavis.edu/ne…/ice-surface-melts-one-step-time/

Explaining Ice: The Answers Are Slippery ─ The New York Times
網址網址:https://www.nytimes.com/2006/02/21/science/21ice.html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why ice is so slippery ─ Vox
網站網址:https://www.vox.com/…/2018/2/13/16973886/why-is-ice-slippery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
#征服宇宙的預習課其之三
#實習編輯幻月

#實習編輯幻月 又來了!征服宇宙時萬一碰到冰天雪地的星球,這篇就用得上啦!雖然已經到了11月的最後一天,不過天氣還是屬於「涼爽宜人」,還沒到「冷個半死」,但是無視於越來越溫暖的冬天,《#冰雪奇緣2》依然強勢登場!(電影院冷氣開強一點就有...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發佈於 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分類: 分子動力學, 學生系列, 征服宇宙的預習課,標籤: , ,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