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觀色」是可能的嗎?別傻了!Everybody Lies!每個人都說謊,甚至不用講話也在說謊!(#怪醫豪斯 調)

#話都給我講就好系列-150-20200218

#察言觀色」是可能的嗎?別傻了!Everybody Lies!每個人都說謊,甚至不用講話也在說謊!(#怪醫豪斯 調)

隨著 #人工智慧 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在 #人臉辨識 已經相當成熟的當下,科學家嘗試透過人臉影像中的表情,來判斷這個人目前的情緒狀態。企業對這類研究也寄予厚望,可以利用這種技術來分析顧客在消費之後的滿足程度,藉以調整產品與銷售策略。

不過在2月16日於西雅圖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為權威期刊「Science」之發行者)年會中,俄亥俄州立大學電機與資工系的Aleix Martinez教授潑了大家一頭冷水,想靠人臉影像讀取情緒,是不可能的!

研究者分析了人臉影像、人臉的肌肉運動模式、以及當事人的情緒之間的關連性,得到了這個結論:靠人臉影像辨識來判別情緒,多半錯得離譜。

原因倒也很容易理解,因為人的表情除了受情緒影響之外,「脈絡」(context)以及「文化背景」也非常重要,重要程度不亞於真正的情緒。

Martinez在2019年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的文章「Context may reveal how you feel」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哭泣的女人以及一個漲紅了臉大聲吼叫的男人的臉,幾乎所有的人看了這兩張臉,都會認為是「悲傷」的女人與「憤怒」的男人,但是當鏡頭拉遠,「脈絡」就出現了,女人是「喜極而泣」,男人是個剛踢進球門,「爽到不行」的足球員。

「文化背景」就更容易瞭解了,我們往往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個正常人」,壓抑自己的情緒,不顯露在表情上。許多戲劇作品中都有這樣的指涉:社會是個舞台,所有的人都是演員,表情都是假的。

Martinez火力全開,批評有些研究宣稱,能從「臉上的罪惡感」來逮到罪犯;或是從學生的表情來判斷他們有沒認真聽課,這些都是錯的,不只是錯的,還很危險,可能傷及無辜。

比起意指表情的「臉色」,Martinez建議還不如看字面上的「臉的顏色」還比較準,因為所謂的「情緒」不過就是大腦活動的型態,大腦在不同的狀態(情緒)下會釋放不同種類的胜肽(peptide,比蛋白質短一點的氨基酸鏈),透過血液流動會改變人臉的顏色,用這種顏色的差異來判讀情緒,比表情影像來得準確。

這個研究的有趣之處是,Martinez講的好像都是沒什麼了不起的「常識」,不過當科學家想到做這種研究時,大家又覺得「很有搞頭」。

最後,Martinez給大家的建議是:「第一,你的判斷不會百分之百正確;第二,想要解碼人類的情緒,一定需要臉部表情以外的東西,不管你是用你自己的眼睛,還是用電腦演算法。」

俄亥俄州立大學新聞稿:https://news.osu.edu/facial-expressions-dont-tell-the-whol…/

PNAS論文:https://www.pnas.org/content/116/15/7169

#超中二物理系主任雜記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血液動力學列為全人類必修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話都給我講就好其之150

圖一:怪醫豪斯的名言:「Everybody Lies!」(來源:福斯廣播公司)
圖二:人在社會中走跳,就好像演員在舞台上演戲一樣。當年一直追著漫畫「#千面女郎」的忠實讀者,有不少已經從青春少女變成阿罵了,結局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出來啊?(來源:美內鈴惠/白拳社)
圖三:「哭泣的女人」與「憤怒的男人」(來源:PNAS)
圖四:原來圖三中的兩個人的情緒都超正面的,意不意外?開不開心?(來源:PNAS)

「#察言觀色」是可能的嗎?別傻了!Everybody Lies!每個人都說謊,甚至不用講話也在說謊!(#怪醫豪斯 調)隨著 #人工智慧 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在 #人臉辨識...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發佈於 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分類: 人工智慧, 話都給我講就好。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