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室溫超導體」耶!因為這些小星體所在的環境的「室溫」,就是宇宙的背景溫度,比超導轉變溫度還低嘛!

#話都給我講就好系列-166-20200326
「啊,流星!快許願!」
「請讓我在你掉下來沒燒完變成的隕石找到超導體吧!」
「你的願望將會實現…」
「真的!用磁場調變微波光譜去量測,真的找到超導體了!」
好浪漫喔…(才怪)
以上為設計對白,可是科學是真實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跟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Laboratory)的研究團隊,利用超靈敏磁場調變微波光譜學magnetic field modulated microwave spectroscopy, MFMMS)測量15個彗星跟隕石的碎片,在「Munrabilla」跟「GRA95205」這兩個樣品中找到了超導體,超導轉變溫度在5K左右(攝氏零下268度),太空中的背景溫度則是在2.73K(攝氏零下270.42度),也就是說,當這些小型天體還在太空中的時候,這些超導體是在超導態的(請不要誤會:不是整顆隕石都是超導體,是裡面含有微小的超導體顆粒)。
宇宙中的隕石上面有各種東西,之前有找到胺基酸、疑似蛋白質、以及其他有些可能跟生命有關的跡象。瞭解隕石,對我們瞭解宇宙與地球在形成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有很大的幫助。這是首次在隕石上發現超導體。
在利用MFMMS找到超導跡象之後,又進行了「振動樣品磁力計」(Vibrating-Sample Magnetometer, VSM)、能量色散X光譜(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X),確認了成分是鉛、銦跟錫的合金。這個成果,發表在3月23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
主持這項研究的Ivan K. Schuller教授表示,自然形成的超導體是非常不尋常的事,即使是鉛這種最簡單的超導金屬,也需要一些製程才會有超導性,天然型態就超導的也是微乎其微。
這個發現可能會改變一些我們對天文學的認識,超導顆粒的存在,可能會影響行星的形成,行星的磁場,星球的動力學,宇宙中帶電粒子的運動。
話說回來,這是一個「室溫超導體」耶!因為這些小星體所在的環境的「室溫」,就是宇宙的背景溫度,比超導轉變溫度還低嘛!
圖一:意味不明的梗圖其之2
圖二:(舊圖重貼)「BASTARD!!#暗黑破壞神」中的「冰之至高王」卡魯‧斯發動「絕對零凍破」時,周圍的物質會發生超導現象。(來源:#萩原一至、集英社)
圖三:內有超導體的Mundrabilla隕石,藝術家為它加上了「原行星雲」(protoplanetary nebula)的背景(來源:UCSD)
圖四:MFMMS的實驗數據,高起來的地方表示發生了超導轉變(來源:PNAS)

「啊,流星!快許願!」「請讓我在你掉下來沒燒完變成的隕石找到超導體吧!」「你的願望將會實現…」「真的!用磁場調變微波光譜去量測,真的找到超導體了!」好浪漫喔…(才怪)以上為設計對白,可是科學是真實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發佈於 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

分類: 太空及宇宙天文, 話都給我講就好, 超導物理學。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