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鏡分光儀:
三稜鏡:手不要碰觸到三稜鏡的亮面。
(零)校正歸零
先對光,調整光源位置,調整狹縫寬度,確認入射光線如目鏡中的『十』字刻畫線的兩倍寬。
調整物鏡與目鏡焦距,確認入射光線清晰且亮度足夠。(可再微調光源位置。)
轉動目鏡,使得光線對準十字準心,讀取此時的刻度,定義此刻度為角度 0 度。
(一)找頂角角度
將三稜鏡放在轉動盤上,分別找到兩面的反射光,轉動目鏡,使得光線對準十字準心,讀取此時的刻度,對照此時刻度計算角度 和
。
一圈 360 度(記錄為 )
1 度為 60 分(角分)(記錄為 )
1 分為 60 秒(角秒)(記錄為 )
利用副尺,角度可以讀到『分』。
當主尺的 0 刻度與負尺的 0 刻度對齊時,主尺的 14.5 刻度與負尺的 30 刻度對齊。
所以精密度為 度,即 1 分(角分,1')。
(二)最小偏向角
_(a)_
稜鏡轉個角度如上圖。
先利用目鏡找出分光。
順時針,慢慢轉動三稜鏡,改變入射角,觀察目鏡中分光光線移動的狀況。
找到光線折返那一瞬間的位置,依光線顏色的不同,轉動目鏡,使得光線對準十字準心,讀取此時的刻度,對照此時刻度計算角度,記錄各色光的最小偏向角。
_(b)_
單色光從空氣()以角度
入射三稜鏡(折射率=n)
⇒ 三稜鏡折射率
三角形DEF中
四邊形AEFD中
、
為法線
因為
可得
當 ,
時,
有最小值
⇒
證明:
NOTE:實驗課本圖8-7如上,這是在光對稱入射稜鏡的狀況。
但實際實驗時,稜鏡擺放是下面的情況。
在這狀況下,該如何證明?
另外,如果三稜鏡不是正三角形時,又該如何證明?
各色光在玻璃的折射率
紅光 1.513
橙光 1.514
黃光 1.517
綠光 1.519
藍光 1.528
紫光 1.532
介質的折射率 n,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與「光在介質中的速度(v)」的比值:
真空的折射率為
提醒~
紀錄角度時要紀錄到 A「度」B「分」
但計算 值時,